鱼趣阁【y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春,我为王》最新章节。
凌烟阁一未供奉开国功臣,二非朝廷敕造。
阁高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顶覆琉璃明瓦,沧桑肃穆庄严。
凌烟阁为大周开国时圣教数位大儒募集天下读书人出资、历经十年之功建成。
一层、二层为藏书馆,对外免费开放。
凡大周读书人,各地进京赶考士子,均可来此阅览历代经学典籍,或以文会友。
因春闱邻近,所以贾琰抵达时,一二层的藏书馆内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各地举子。
贾琰站在凌烟阁下,却是抬头凝望着第三层。
第三层亦名“明伦堂”
,为当代凌烟阁主——大儒邵邕、周霖、张勋的讲经文会之所。
三儒虽无官职,却名动天下,朝中朱紫大员出自三人门下者不乏其人。
此为凌烟阁为天下读书人神往之圣地之关键。
但三儒虽日日来此坐阁,却并非谁都可以见到,遑论指点其经理了。
十年前,三儒来凌烟阁坐镇,与天下读书人约法三章,设立了著名的凌烟阁三问。
说白了,就是三儒各自出一道题,曰:诗、联、理。
凡对答所能入三儒法眼者,皆可登临明伦堂聆听教诲。
但十年来,趋之若鹜的人不知凡几,但真正得偿所愿的却寥寥无几。
……
凌烟阁前,左侧三座小亭依次排列。
亭中案几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笔是湖毫,砚是端砚,纸为徽宣。
皆为上乘。
三亭前聚集着三五成群的士子,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却并未有人轻易上前应题。
贾琰缓步而来,直入第一亭。
眼见一个面容清隽身材挺拔的少年入亭,围观士子顿情绪激荡起来。
三十许人、颌下三缕黑须、身穿青衿的凌烟阁“侍讲”
吴默自凌烟阁内走出,站在亭外上下打量贾琰,沉声道:“来者通名!”
贾琰淡然一笑,在亭中长身一揖:“雍熙七年,金陵乡试解元,贾琰,见过仁兄。”
随后,贾琰将自己的乡试头名凭据——南省学政衙门的签文展开示众。
吴默微愕,这么年轻的乡试魁首,他还是初次遇见。围观人群闻言哗然,望向贾琰的各色目光变得非常复杂。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二十开外,有些甚至年近三四旬,苦熬多年、身经百战才从各省乡试中脱颖而出,可面前少年最多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雍熙七年岂非年龄更幼?
几乎每人心中都不由自主浮起一个复杂的字眼:神童!
吴默定了定神,微笑道:“即来应对,且请听题。”
“古往今来,劝学诗若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其最出彩者非唐颜真卿所莫属。
请贾解元以此为题,五律或七律均可。”
“喏。”
贾珍再次一揖,转身走到了书案前,留给众人一个挺拔清瘦的背影。
他站在案前微微思量,面色平静。
其实不论他还是前身少年,都非哗众取宠人前卖弄之徒。
他来凌烟阁前应此三问,不是为了出风头。
少年母亲李氏为子谋划的“遗泽”
他当然不会舍弃,事实上他已经有所参照,但他并不会完全照搬。
或说他的性格喜欢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上,不习惯按照别人的预设轨迹去按部就班。
他今日要充分利用少年神童的身份、满腹的才学及他这個穿越者的信息优势,让贾琰名满京华,一举成名天下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我在山中立地成仙》《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超时空快递》《大明:嘉靖修仙啦》《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神话:灵性支配者》《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鱼趣阁】地址:yu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