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鱼趣阁yu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里
他抽出背后的唐刀,压低身子,躲藏到墙角边缘,向着三重院落深处摸索。
秦北洋依次打开几扇房门,却看到女人的梳妆台和镜子,还有花旦的戏服和头饰,想必属于府邸里的女眷。
最后,他进入一间宽敞的屋子,中间有一大块空地。点起灯火,地板上可见有些木屑。空气中盈荡地宫里才有的气味,这对秦北洋来说尤其熟悉。
他发现书桌上有一条长卷,写满密密麻麻的文字,居然是“大周终南郡王祭”。墨迹还未干透,显然是今晚才写下的。再看祭文里的内容,分明是哀悼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孙子,终南郡王李隆麒的。
这间屋子刚刚停放过唐朝小皇子的棺椁。
子夜,秦北洋冲出国会议员的宅邸,直达照壁外的大门口,静静的帽儿胡同。
他趴在地上仔细观察,发现两条车轱辘的印子,必是刚走远没多久。
沿着车轮印子往前追去,刚绕到地安门大街上,便听到两声清脆的枪响。他从帽儿胡同便探出脑袋,才见到前头火把通明,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上,装载着一具硕大无朋的棺椁,从形制与规格来看必属于皇家。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唐朝的棺椁。
在这辆马车上,还坐着两个人,全都穿着蓝色的北洋军服,看肩章和军帽都是军官。而在他俩的对面,是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堵住了整条大街,排成两队举枪瞄准了马车。
士兵们的火把,照亮了马车上的两张面孔,秦北洋看到其中一张脸,右侧脸颊的刀疤,从嘴角到耳边还是这张脸
杀母之仇。
秦北洋紧紧握着唐刀,真想立刻就砍下对方的项上人头。不过,想想对面那些枪口,暂时不要去凑热闹,免得自己给这两个刺客陪葬。
“什么人”对面的军队里头,响起个军官的声音,“放下宝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十五章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两个刺客,便是螳螂,他们彼此看了一眼,突然间,手里扔出个炮仗样的东西,爆出一片浓墨般的黑烟。
马车连同棺椁,完全被这团平地烟雾所笼罩。子夜的地安门大街上,秦北洋啥都看不到了,同时听到一阵急促的枪响。几十发子弹在大街上飞行,朝着地安门的方向。接着又响起一阵咳嗽声,秦北洋也感觉烟雾的怪味,强忍着不发出声音。又一阵风钟鼓楼上吹来,这才让黑烟渐渐消散。
马车上只剩下棺椁,那两个穿着军官服装的刺客,却不见了。
没有活人,也没有死尸除了棺椁里的那个。
士兵们包围了马车,确认那两人已无影无踪。用烟雾来掩盖撤退,这也是江湖上常用的手法。只要拿到这件大古董就好,军官坐上马车,重新控制缰绳,前后左右都有士兵护卫,向着巍峨的鼓楼而去。
秦北洋悄悄跟踪在后面,幸好这棺椁沉重,马车根本跑不快。到了鼓楼打结右转,他在后面跟过几条路口,在交道口再度右转往南等于在地图上绕了一个大圈,直到铁狮子胡同再左转往东。
忽然,马车开进一个中式的大门楼,灰筒瓦悬山大脊顶三间开的,两边有大石狮子把门,街对面一座悬山顶砖雕大影壁,看来气派非凡,这谁家的公馆门口还有一长溜士兵站岗,幸好亮着好几盏大灯笼,照亮一块匾额。秦北洋的视力极佳,夜里依稀分辨出三个字
陆军部。
这栋巍峨的西式建筑,自宣统元年竣工,由留英的中国建筑师沈琪主持设计,是为晚清中国本土建筑营造的最高水平。隔壁同时竣工的是海军部。陆军部主楼是古典式灰砖楼,欧洲折衷主义风格,中央三层,两侧二层,外檐联拱柱廊,布满精细的砖雕花饰。
马车来到这栋主楼门口,士兵们将棺椁搬下来,吆喝着送入底楼大厅。
这时候,陆军部已是灯火通明,一个穿着大氅的北洋军人走来,看年龄还不到四十岁,肩章上已镶着三颗金星,这是北洋最高的上将军衔。
他剃着近乎光头的板寸,双眼迥然有神,上下打量着棺椁,手指头轻轻触摸唐朝彩绘人物,低声问道:“曲靖和怎么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