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趣阁

第64章 一石千浪

《不明不清》转载请注明来源:鱼趣阁yuquge.com

消减宗室待遇,改变世袭罔替制度,这件事应该算景阳元年里的一场巨震了,不光在朝廷里引发了大争论,各省、府、州、县官员也纷纷加入其中,奏本、题本如同雪片般的飞向了京城。

部分官员高度赞扬了皇帝的英明决定,同时再把宗室之害陈述一遍,从各个角度评价此举对国家、百姓的好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早该这么干了。

另一部分官员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先称赞了皇帝以身作则的勇气和魄力,再话锋一转隐晦的指责某些官员大肆敛财,其行为比宗室更坏,对国家的害处更大。

还有些官员是站在反对立场上的,认为新皇帝刚登基一年就忙着对家里人下手显得有些冷血,不利于树立仁慈宽厚的形象。另外就是担心由此会逼得藩王们起了二心,内乱频发。

洪涛一开始并没搭理这些言论,说呗,反正有内阁顶着呢。他更关注内宫的反应,结果和朝廷比起来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倒是更通情达理些,只是叮嘱不要对宗室太过苛刻,待到国富民强太仓充裕时再把福利涨回去,别寒了自家人的心。

当然了,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毕竟在这次消减宗室和皇宫待遇的计划中是不包含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的。她们自己的利益基本没受损,而朝廷确实有困难,新皇帝又是登基之后的第一把火,于情于理都不好扯后腿。

但大部分后宫成员对皇帝的新政还是颇有怨言的,小刀子是真割在了她们身上,人总是由奢入俭难,别说全部费用要减半,就算减十分之一也没几个人会乐意。

洪涛对这些意见并不看重,现在后宫里除了自己的皇后和两位选侍之外全是万历皇帝的嫔妃,对于这些名义上的长辈,除了东宫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真是没有半点敬意,也不想委曲求全。

理由很简单,在自己还是皇长子、与生母住在冷冷清清的景阳宫里时,这些女人没一个表达过善意,甚至还有人跟着郑贵妃一起落井下石。

在这个问题上太皇太后和东宫皇太后心里也很明白,所以一说起消减后宫用度才没表示出太强烈的反对意见。

估计在她们心目中,自己这个皇帝是在拿太仓空虚当借口报复之前受到的欺辱,人之常情,手段也不算残酷,与其为了别人的得失和皇帝硬顶,不如就坡下驴让皇帝出口气也就算了。

“传朕的口谕,昭仪以下不在此列!”但后宫的反应还是给洪涛提了个醒,不能一刀切太武断,伤害面太大。

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如果没能为皇帝生下儿女,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甚至还得靠刺绣做女红补贴开销。

如果再把她们的俸禄减半必然怨声载道,到时候再逼出个好歹来,太皇太后和东宫皇太后肯定会插手干预,弊大于利。

真正能享受比较高待遇的只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九嫔,就算把俸禄全免了依旧不会缺钱花,因为她们每个人后面都有一些光吃俸禄不用干活的家人。

比如说郑贵妃,她的父亲郑成宪从白丁被提到了锦衣卫都督同知,从一品;弟弟郑国泰是锦衣卫左都督,正一品;侄子郑养性是锦衣卫都督佥事,正二品。包括八位嫔的家人,最低也补上了锦衣卫千户衔,正五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第十个名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鱼趣阁yu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宋小农民清末土司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明末:边军不退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狂上门女婿朕,乃万岁!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唐小说家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海无名我在水浒做奸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朕,剩者为王倒拔三国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大明风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异世界召唤春枝缠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继兄不善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HP)Forgive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