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一锅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鱼趣阁yu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裴耀卿,易弟你无须在乎他,去看看他要甚。”
李成器回来,说出个名字。
李易却不如他这般镇定。
裴耀卿?未来的宰相裴耀卿?
现在当长安令?
于是李易高高兴兴地出来,仔细打量未来的宰相。
看着三十来岁,两只眼睛一张嘴,穿着官服。
“明府亲来,未曾远迎,罪过则个。”
李易抱拳微笑行礼。
裴耀卿同样在打量李易,就这少年,酱油卖得那般贵,一个鸡或鸭蛋,煮一煮,自己吃不起。
衙门中的其他人等不敢张嘴,刚刚出来的是谁?长安令竟然都怕。
关键是,这李易身后怎还跟着两个太监?
确实是两个太监,宫女在里面服侍皇后呢。
“诸位辛苦,来人啊,领七位县中能手洗个澡,安排下吃食。”
李易吩咐,青松面无表情抬手示意。
与裴耀卿同来的七个人看上官。
裴耀卿颔首,七个人这才与青松离开。
“明府寻到庄上,定有大事,还望明府告知。”
李易就站在外面说,里面有嫂嫂,不便邀请外人入内。
裴耀卿更没打算进去,宋王怎跑到庄子来了,瞧那情形,与李易似乎不错。
“李东主,有人言说你庄上蟹子繁多,可为天兆不祥,你待何解?”
裴耀卿问。
“不可能,明府若不信,走时带些回去品尝,加上庄子里酱油调的料,一尝即知。”
李易表情严肃地说道。
裴耀卿听了暗自咽一下口水,他再次仔细观瞧李易。
心道,这少年东主厉害呀,能把行贿说得这么正大光明,有前途。
他深吸口气,再问:“另有言说,你厚财招工,工毕却不给钱,此事当真?”
“不怕明府笑话,我庄子上,穷得就剩钱了,眼下另有许多人在做事,每日三餐,餐餐有肉,我又怎会在乎那些许钱财?”
李易摆手摇头。
紧跟着又道:“说起雇人多,热闹,冬日至,明府不若把乡饮酒礼放我庄子上。”
“乡饮酒礼?”
裴耀卿重复一遍,猛然想起,对,到冬天了,自己有活干。
他这个长安令要给来长安的学子们送温暖。好的呢,就摆个酒席,开个诗会。
其他学问不足的送点米就算行了,实在没地方招待。
然,得花钱,还得找地方。
长安哪里最宽敞?禁苑,不过显然不行。
眼前的庄子瞧了也不错,是不是就把举办地……
“明府随我来。”
李易观察裴耀卿的脸色,见其动心,邀请去看看场地。
二人行走,李易稍退半步,介绍:“庄子专有一地,供学子以诗会友,前次柳绿花开,千多人各守一处,曲水流觞。”
“嗯?”
裴耀卿感兴趣了:“李东主这厢可流觞曲水?”
“闲时修出,以供赏心。”
李易答。
“听闻三字经出自你笔下?”
裴耀卿似随意般说道。
“稚儿勤学育,不如添一趣。朗朗三字经,自有风流聚。”
李易笑着说。
裴耀卿心情好了,感觉跟李易说话是文人之间的事情。
认同感十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