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趣阁

第二十一章 国力

天嘉四年(563年)二月

建康,永福省,太子寝居。

太子中舍人萧引,正在数个书吏的协助下,整理着太子命人从左民尚书和五兵尚书处抄来的文书。

太子陈伯宗如今年已十二,颇好读史,而今正在旁侧的书案上,看着一卷由前梁时沈约所着的《宋书》。

陈伯宗亦似持笔在书案上写写算算着什么,良久,吹了吹墨迹,他才对萧引言道。

“萧公之事,可否办妥?”

萧引其实早已将太子需要的几个数字算好,只是方才见太子忙碌,这才一直没有出言,此时便答道。

“去岁州郡所上民籍,臣已理好。”

陈伯宗闻言一喜,只道。

“如何,萧公且说来。”

萧引持起墨笔在铺开的新纸上随言书写。

“禀殿下,依殿下分区之法。”

“于我境中,江表有户二十五万四千,口一百一十九万三千。”

“荆南有户六万八千,口二十九万二千四百。”

“岭南有户二十八万三千,口一百三十五万八千。”

“而江北之合、霍州等州户口流散,辽东新设之平州俱为番民,并不着籍。”

“但于可考之三区通计,则昨岁,我朝境中,有民户六十万五千,口二百八十四万五千。”

陈伯宗闻言一叹,指着自己方才读书所留的墨迹言道。

“孤观《宋书》,前宋孝武大明年中(464年),南国通计有民户九十万,口五百一十七万四千。”

“而今我朝民只及其大半,实为遗憾。”

萧引闻言出声宽慰道。

“臣曾观前梁图籍,知江北淮南之地,尤有民口百万。其地后虽受侯景之乱,以致陷于齐人。”

“然齐先帝高洋得淮南之时,为之免租赋十年,至去岁万为征敛,而今淮南民力尤为充实,我若取之,国势必盛。”

陈伯宗闻言意稍解。

去岁之中,陈、齐二国两度遣使往来,归国使者带回了许多关于齐帝高湛的负面消息,陈帝陈蒨因之更加坚定了北伐恢复淮南的战略目标。

而今陈国虽然与北齐尚见亲好,暗中,却已有了不少小动作。

在淮南,陈、齐交界的市场中,受陈国官方委派的商人们,正不断用从流求采出的黄金,交易北齐的铜钱,绢帛。

这一手法看似两得其便,实则是陈国为北齐设下的一个经济陷阱。

作为北齐基础货币的铜钱、绢帛不断外流,北齐的经济运行便会慢慢陷入通货紧缩。

在太平之时尚看不出危害,一旦北齐陷入战争或是遭受大灾荒,届时,比过去同等情况让百姓的体感更加痛苦的物价暴涨,就会重创北齐的租调制度。

进而让北齐朝廷大失人心。

届时,陈国大军北向伐齐,便摇身一变,成为吊民伐罪、解民倒悬的仁义之师了。

或许邺都那位传闻中生活用度越来越豪奢的北齐皇帝,会加快这个进程吧。

现在陈国要做的,就是清理内部,训练兵马,积蓄粮帛,而后等待时机而已。

而据前番使周归国的臣僚密奏,北周权臣宇文护联结突厥,去岁更多次会见边将,或许会为了自顾权位,出兵伐齐。

陈伯宗相信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不会太久。

思及此处,他才又出言问道。

“萧公可再说我国中兵马状况。”

萧引得令,便继续言道。

“我朝承前梁兵制,队主、幢主、军主皆可受独立领兵之权。军主之上又有贵重之将军统领之。”

“若依准制,则一队有兵二百人、一幢有兵千人、一军有兵三千人。然而标准之制,实未通行,一军一幢,其人数或多或少,往往不可确定。”

“臣整理五兵图籍,但取其大略数,为殿下计之。”

萧引这是说自己这里的统计数据只能说大概是准的,让太子别太较真。

陈伯宗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萧引于是言道。

“我朝既失巴蜀,断购马之途,军中于是甚乏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桃花山刘家修仙传》《官人官色》《终极火力》《大道之上》【都来读小说】《空想具现的大贵族》《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又逢君》《诡秘之主

鱼趣阁【y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南陈帝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倒拔三国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继兄不善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明风流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在水浒做奸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朕,剩者为王大宋小农民谍海无名玄天宗修行记事乱世种田日常(HP)Forgive我家娘子太体贴最狂上门女婿明末:边军不退清末土司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春枝缠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唐小说家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