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趣阁

分节阅读 37

相公你聪明盖顶,都说你是星宿下凡,莫非没有半点主意了么”

方应物摇头道:“你还看不透么。人人都是利益相关,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多交,你不行,我也不行。”

方应物连说了几个不行,方逢时张张嘴,再也没有说什么,无可奈何的起身离开了。

送走了方逢时,兰姐儿与方应物闲谈时问道:“莫非你看不出来么方总甲是想请你出动,去县里说项,减免掉花溪今年秋粮的加耗,也省得他征粮为难。”

方应物叹道:“我当然看得出来,但我不能如此做。加耗虽然名义上不是正项,但多少年来约定俗成,在官府那里和正项也差不多了,实际上也是税收一部分,只不过较为灵活而已。

既然是国税,那收税就是朝廷官府的权力,与士绅特权之间是有一条平衡线的。虽然不外乎人情,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

像我方家这样的人家,因为功名原因税粮已经全免了。若还要包揽减免全村全里的税粮,那有点过度了,打破了平衡必然会引起反弹。

今天若我方应物去说项,明天说不定又是谁去,谁还能没有点面子难道都要减免税粮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更何况我现在没有功名,只是一个个区区童生,有什么资格去干涉本县政务如果因为这点不干己事的问题去烦扰知县,估计要被看做不知天高地厚的多事,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若引起了县尊的反感,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今后就算中了秀才,还是要在县学里度日的。

更重要的是,为这么点三五斗的小事就去打扰知县,简直就是浪费人情和机会,聪明人都不会如此做。”

今天工原因白天没空码字,晚上回家也没时间好好构思,先发一章。

第五十一章被加税了

方应物不想掺乎征粮的事情,还有两点考虑没有说。一是今昔非比,他有点顾忌到自己的羽毛,不想太过操心俗务,参与太多了会在别人印象里降低自己品格;

二是让族叔里长自己去锻炼一下处事能力,总不能大事小事都来烦他罢。要他当里长有何用处还不如他方应物自己直接兼职了。

又过了两天,是个不错的天气,方应物正在院中读书。他现在越发深刻的认识到,读书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一个预备秀才只是起点而已。

深秋难得有如此明媚阳光,方应物没看完几页书,忽然又见到那位族叔里长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

还没到身前,就听他连声大叫道:“小相公大事不好了”

方应物有点不耐烦的问道:“又有什么事情”

“虽然秋粮一时收不齐,但可以分批解送。昨日我送第一批税粮到县仓,却被那县衙户房小吏告知,我花溪田地的等次全部由中田改为上田了”

上田方应物也很吃惊。淳安县是个山区县,田地状况差别极大,按照本县税务科则,田地是按照肥沃程度分了上、中、下三个等级的。

税粮总量是朝廷规定的,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分解到各个等级的田地中,上田承担的税收较高,下田承担的税收就比较低。

从制度上这是要体现赋税均平的原则,以免出现上田和下田承担同样赋税的弊端。当然制度和现实不见得都是整齐划一的,操中的人为因素那是另外一回事。

花溪的田地不好不坏,从几十年前就被定为了中田,只需按照中田标准缴纳赋税。怎么突然之间就被换成了上田这可不是好事情。

具体的说,淳安县上田的赋税比中田多出三分之一,百姓人家都是宁可降低等次也不想升高的。凡是土地被升了等次,那只有一个原因,被黑了。

方逢时有点六神无主,语无伦次的详细讲述道:“这次解送了三十七石正项税粮外加若干耗米,想着先交上去应付了这半个月的比限。

谁知那管仓的小吏拿出田地籍册,道是我花溪田地从今年起都已经改为上田,要按照上田标准交税粮。”

“慌什么”方应物很镇静的轻喝道,直接问起关键地方:“这次涨了多少税”

“正项多了十二石,连上加耗多了二十四石。现在一共要缴纳皇粮九十八石,算上便宜给县衙胥吏的耗米,起码要交上去一百石”

方应物沉吟不语,心里简单算了算,从七十四石变成了一百石,这增加幅度可不低。

增加三四十石税粮看似不多,但花溪地方人多地少,五六百口人守着一千亩地,粮食本来就只能将将够吃,多交税粮是个很让人揪心的事情。

方逢时又诉苦道:“小相公看这可如何是好那些胥吏如狼似虎,我在县里与他们理论半天,还被打了一顿,实在没法子了。”

方应物这才注意到,方逢时衣服破了好几处,脸上略显青肿,看样子真是挨了打。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方应物肯定要想法子管的,而且是不能不管。这不但是打花溪的脸,而且是打花溪村头牌乡绅方清之父子的脸。

内部纠纷也就罢了,如果被外人侵犯利益,方应物还撒手不管的话,那么就要“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普通百姓依赖乡绅不就图的被庇护有靠山,如果庇护不了,那以后谁还听你的

可是要从哪里入手方应物又想起个问题,很是让他疑惑。

国朝在制度上对赋税额度控制极严,天下钱粮总数是事先固定的,各地数量也是事先固定的,淳安县亦不例外,这是一条从太祖时起便定下的政治原则。

地方可以在损耗、常例钱等偏门上做文章,但不能擅自增加正税。若未经朝廷许可便公开增加税额,那就是犯了政治错误,同时也会承担上盘剥刻蚀的名声。

也就是说,花溪三村多交一份正税,那么县里肯定有其它地方少交一份,以达到全县正税总体不变的效果。

那么是谁占了这个便宜,少交了税这个问题很重要,侦探界有条定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想至此,方应物感到自己抓住了事情的脉络,立刻再次对族叔发问:“你既然去县里交过粮,那么你可听说有哪个地方减了税”

方逢时仔细回忆了一下,“这次去县城,路上遇到了本乡慈溪那边的人,听说他们今年税粮比去年少了二成。”

慈溪慈溪胡家方应物彻底恍然大悟,这根本不用猜了真相就在这里面,而且真相也只有这一个

田地籍册都在县衙户房,修改田地等次和纳税额度,必须通过户房吏员以胡家的实力,只要想做这种事,毫无疑问大概是能做成的

户房小吏的心思,方应物也可揣摩个八九不离十。方家这个新兴乡绅似乎底子不厚,看起来没那么可怕难惹。有胡家撑腰时稍微一下,还能顺便赚点好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鱼趣阁【y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水浒做奸商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海无名大唐小说家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春枝缠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玄天宗修行记事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宋小农民明末:边军不退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金玉满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朕,剩者为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清末土司王乱世种田日常(HP)Forgive最狂上门女婿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