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鱼趣阁yu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十三章
如曹延轩料想,
永乾三十一年元月,“太子、皇帝先后薨逝、太子世子登基,改号嘉正”的消息,像滚热的油浇进沸水,
在朝堂、官场、民间引起轩然大波。
“说是太子一去,
几位年长的王爷就知道了。”东府三爷书房,
三爷眉头紧锁,伸手比了“三”,
又比了个“六”,
“这两位,即刻便动了身。”
年长皇子在京城、紫禁城乃至皇帝身边安排细作斥候,
早不是什么秘密。
曹延轩脸色也不好看。几万人马不是三、五个丫鬟小厮,
仅路上粮草,
每日消耗就是很大的数字:“依我看,太子生病的事,
早就泄露出去。”
曹慎长吁短叹地,往日戏谑不翼而飞,
“前年十月,太子替皇帝到西疆劳军,
去年五月去了泰山,才四十岁的人,
太医日日保着,
怎么就~”
忽然薨逝了?
几位年长王爷,手上有没有沾着血?老皇帝有没有怀疑?太子世子有没有心怀仇恨?
五爷放下茶盅,阴阳怪气地冒出一句:“就算有什么端倪,
我们也不知道——在座有一位算一位,
邸报还得借着看呢。”
一时间,
书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新皇御驾亲临城楼,说“先皇御笔遗诏,传位于我”,举起传国玉玺,要求两位亲叔叔退兵。
曹慎喃喃“邸报有什么稀罕”,三爷盯着天花板,后悔“若再考两回,说不定能中”,曹延轩心情复杂:若是去年三月,自己赴京城赶考,事情说不定便不同。
李阁老自然是有圣旨的,派人用吊篮放下城门。
这回京中变故,冯知府私下把不少消息告诉东西两府,弥补了京城曹家与金陵曹家消息不通的缺憾。
六王爷拿到手里,看了一眼便撕得粉碎:“哪来的西贝货!太子薨逝,父皇召集我等进京,重立储君。尔等乱臣贼子联手造假,窃取江山社稷,当诛九族!”
李阁老斥责六王爷“谋反”,双方不欢而散。
这个人情,曹家是领下来了。
五爷也问曹慎:“二马可有动静?”
冯知府是聪明人,对地头蛇曹家颇为礼遇,逢年过节依仗曹家出钱出力,平日与曹家几位爷走动,女儿冯碧云是珍姐儿几个嫡小姐的闺中密友。
隔两日,三王爷也到了,与六王爷不知怎么谈的,居然没起冲突,联手陈兵城下,要求“打开城门,由我等吊唁父皇,否则,便是乱臣贼子的同谋。”
金陵知府姓冯,永乾二十七年到的金陵,是寒门举子,除了一个在京城做御史的、年事已高的妻舅,在朝廷内没什么靠山。
之后发生的事情,在后世人眼中,堪与“烛影斧声”“玄武门之变”相提并论:
除夕深夜,三王爷所居营帐突然起火,惨叫声划过夜幕,两个阵营就此大乱。
火光直达天际,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杀声震耳欲聋,谁也没看到,京城西门是怎么开的。
六王爷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围住了京城,喊道又说“你口口声声新皇,且拿出父皇传位的遗旨来!”
二马是金陵知府的代号。
之后传来的消息,一日比一日惊心动魄:
六王爷封地在河南,抢在江西动身的三王爷之前,与腊月二十七日到达京城,却没能进城:首辅李阁老在城门传新皇旨,令六王爷退出五十里,只带一百人、素服进城,吊唁先皇,恭贺新皇。
曹慎摇头。“他也蒙着呢。”
四人谁也没有吃饭的兴致,就此散了,第二日又来。
过了半晌,三爷问:“花家那边,可有消息?”曹延轩摇摇头,“锦明已经去了江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