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趣阁

第27章 屯田

第27章屯田

“是的,陛下,辽东苦寒,南方粮食经陆路转运到辽东成本极高,往往路上的消耗就占到所运粮食的三分之一。

因此朝廷直接白银送饷,辽东军士拿到饷银自己购粮,但粮食供应少,这样就使得辽东粮价奇高。

例如萨尔浒之战前夕,辽东米价为每石3两,高出京师地区4倍,截止今年,已涨至4两。

粮价如此之高,让军卒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对抗兵强马壮的建虏了。

臣听闻熊廷弼也向朝廷上书提及此事,说辽东军一日连人带马须得一钱三四分方能过活,而所领月饷及马止于八分。

辽东苦寒,这钱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衣御寒了。困苦如此会导致辽东军士军纪差,轻则便夺当地民间粮窖,重则夺马料养活自己,导致马匹饥瘦乃至饿死。

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便是将士无力、也无心战。

辽人又常被军士剥削,心中对朝廷离德,许多受建虏蛊惑,逃亡建虏,为其所有。”

朱由校听他说完,已经明了其中利害,打仗打的是后勤,明朝的后勤如此垃圾,导致当地物价奇高,当兵每天饭都吃不饱,也没心思打仗了。

但是他也有疑问,后世东北不是著名的粮仓吗,有世界三大黑土带,土壤肥沃,为啥不种粮呢?

于是他思考片刻,便开口问道:

“老师的话,朕也明白了,但朕听说辽东一带,土壤肥沃,为何就没有军屯,就地取粮食呢。”

孙承宗不愧是翰林院出身,博闻强记,这种情况他也了解,随口解释说:

“辽东确实土壤肥沃,但气候寒冷,并不适合种植,只有辽南四卫金海盖复、广宁等地,气候稍热,适合屯垦,但据臣了解,由于土地较为贫瘠,加上辽人不喜耕种以及战事,数量并不多。”

朱由校一听觉得有道理,后世东北开发也比较晚,没有机械化农业,开发东北受限制太大了。

“我朝初年不是实行开中法吗?让商人押送粮食去边军换取盐引,凭盐引领盐销售。”

“陛下,此法已改,孝宗弘治时,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

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因此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开中之法后虽有重设,但逐渐荒废。”

刚才孙承宗的表述,他也明白了辽东问题的另一面。打仗打的就是钱,后勤,而粮食就是辽东最大的后勤成本,把成本弄下去,就可以把辽饷花到更多有用的地方。

心中有了打算后,朱由校也不由的佩服孙承宗,一是敢对自己说,而是看问题相比较他人也更一针见血,让自己受益匪浅。

于是他起身离开座位,对着孙承宗一揖“多谢老师教诲,让由校得益良多,受益匪浅。”

孙承宗一看如此,跪道:“陛下不必如此,这本就是臣的本分,陛下如能有所获,臣也倍感欣慰。”

朱由校连忙将其搀扶起来。

“学生感谢老师的教导这本就是本分,自古皆是如此,先生勿要多言。

只是朕还有个问题,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决,鼓励屯田还是?”

孙承宗也等着这个问题,为皇帝的老师,他收到朱由校这么尊重,内心也极其感动,要知道明朝不尊重日讲官的皇帝比比皆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晋末长剑》《肝到厨神才算开始》《红楼之平阳赋》《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成为雍正妹妹之后》《不正常型月》《神话之后

鱼趣阁【yu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战国修罗传回到明朝当太子三国之帝统天下大唐西域少年行淘宝大明猎明乌衣天下娶个毛妹当老婆五代十国一儒生明末第一强藩樱花下的血刀江东幼虎异域纵横记虚拟战线宣和画卷明风万里唐时归重生明末当皇帝大明至圣大明之帝国再起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大明小官人宗明天下宦海风流汉家日月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三国之蜀汉复兴明末龙腾非洲帝国大明公侯五胡明月重生之朕即国家纪元1701晋枭混在蜀汉当皇帝乱世妖娆王三国云飞扬大汉昌邑王千年军国大唐国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