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趣阁

第六十五章 真正的五通仙

天才一秒记住【鱼趣阁】地址:yuquge.com

【五通仙】任务,高居甲榜榜首,失败率百分之百,死亡率百分之九十九。

这么多年来,死在【五通仙】任务上的外门弟子,不计其数。

一个月内,若再无外门弟子完成此任务,这任务便会自动过渡到内仙院,由跨入灵境的内门弟子完成。

这是任务殿长老的原话,由此可见,这【五通仙】任务的难度和危险度,有多高!!

而在陈长安等人进入葛府后,都以摧枯拉朽之势,大杀四方。

所谓的五通仙甚至连逃跑都逃不了,就更别说与陈长安等人相抗了。

盏茶不到的时间,便被当场击杀。

五通仙若是这般弱,能高居甲榜榜首?

所以当赵昆厚颜无耻的割下五名匪首的左耳时,陈长安随他去,懒得跟这个傻子争辩,反正这五通仙不会是真的。

桑依公主倒是气得不轻,陈长安也懒得解释。

若什么事都要跟这傻丫头解释一番,那岂不是成了舔狗,活得太累了?

右手紧握青光剑,陈长安整个人异常戒备,留意葛府内任何风吹草动,他虽不知道真正的五通仙在哪?

但体内饕餮之心疯狂的跳动,那种隐隐的不安,令他丝毫不敢大意。

唰唰唰!!

果不其然,五具尸体突然爆发出阵阵诡异的红光,几人刚发觉不妥,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五道红光便从尸体激射而出,速度极快、威势滔天,相当于跨入灵境强者的一击。

赵昆实力最弱,又离尸首最近,刚割下五个耳朵的他,正咧嘴大笑时,眉心就被一道红光洞穿,当场殒命。

面对灵境强者一击,还是在毫无防备之下出招,陈长安也是汗毛倒立,手持青光剑横于身前,不断地后退。

幸得他早有防备,反应也是最快,在红光射向自己刹那,体内磅礴的气血之力疯狂涌动,汇聚于青光剑剑身,接连劈出两剑。

风雷斩!!

与此同时,陈长安心念一动,藏匿在发丝间的灵器赤王塔迎风暴涨,瞬息之间便化作两米大小的塔身,冲向桑依公主。

两道剑光与红光轰然相撞,红光将剑光磨灭后,依旧余威不减的杀向陈长安。

陈长安目前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强一击,竟然无法磨灭这道红光,但好在有两道剑光抵消,陈长安得以喘息,右脚脚尖一点地,身体强行转向,红光擦肩而过,洞穿身后的大树。

化险为夷。

红光速度太快太快,穿透力又是极强,命中者,必死无疑。

在场之人能不借助法宝便可抵挡这绝杀一击者,除了陈长安,再无旁人。

即便是拥有洛水珠的桑依公主,也不行!!

桑依公主还在因为陈长安的“软骨头”而生气时,诡异的红光直接扑杀而来,速度太快,桑依公主根本来不及反应,但好在洛水珠是一尊上品灵器,在感应到主人有危险时,不需要主人操控,便可自行护主。

流动的水浪凭空出现,横在桑依公主身前,形成一道坚固的水盾。

但因为红光的速度太快太快,桑依公主又只有凡境五重天,靠洛水珠自行护主,仓促之间,难以发出其十之一、二的威势。

扑通!

一个照面,红光便穿透厚厚的水浪,速度不减,继续杀向桑依公主。

桑依公主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眼睁睁的看着红光在自己眼中不断放大、放大,身体却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

速度如此之快,距离如此之近,连逃跑的念头都来不及升起,就更别说控制洛水珠抵挡了。

眼看着诡异的红光即将洞穿桑依公主的身体,千钧一发之际,一座恢弘、古朴的小塔携天地伟力,从天而降,横在桑依公主身前。

砰!!

红光击中塔身,赤王塔飞速的旋转起来,赤红色的光芒冲天而起,两种恐怖的能量在不断抵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行让我来[电竞]》《少女的野犬》《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灾变卡皇》【天空小说网】《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洛杉矶之狼》《泼刀行》【大白书

《吞仙》转载请注明来源:鱼趣阁yu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开局剑池杂役,我靠铸剑证道成帝帝王血脉天品灵根,绝世仙途!废材捡漏聚宝盆,从此逆天改命都市隐龙,仙途无悔权财逆袭众仙俯首废物系统和它的歹毒宿主万古最强霸体苟道:修仙吉凶任我选我是人间一剑修沉寂十八年,我一剑斩落皇朝老祖重生:我在异世开宗门玄途之陈万辉诡道赶我出宗我认了,走了你们后悔啥神灵遍地,从土地神开始升级!造化仙鼎造化星辰诀我在蓝星抓外星人做实验开局签到混沌重瞳,鸿蒙万道体极天道主诡异复苏:我是地府唯一打工人拒绝系统的各种死法后,我无敌了修仙:我用超算成剑仙一觉醒来,宗门就剩三瓜两枣先菌子,后小人幻像重生真假宇宙【随笔修行录】俏和尚下山,女人们乐疯了中国特种兵之异界纵横恶雌洗白后,12兽夫又争又抢!从生化世界开始修真虎妖:雷法加持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玄古帝尊带着商店系统修仙吞噬武魂!行灵者我都要退休了,你说剧情没开始?目标成为清云宗真传弟子耻痕笔记